疾病监测
    主页 > 期刊导读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论文_中国农村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疾病经济负担定义及其分类

2.2 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研究现状

2.3 研究评述

3 资料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对象及相关定义

    3.2.1 研究对象

    3.2.2 相关定义

        (1)疾病直接经济负担

        (2)重点疾病

3.3 研究方法

3.4 系统综述方法

    3.4.1 数据库

    3.4.2 关键词

    3.4.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4 结果与分析

4.1 贫困人口个体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状况

4.2 贫困人口群体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状况

4.3 疾病直接经济负担重点人群分析

5 结论与政策思考

5.1 结论与讨论

5.2 政策启示与思考

    (1)从服务于国家建设“健康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需求出发,要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群疾病经济负担、健康负担、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为创新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的科学决策提供更全面、更有力的证据。

    (2)“增收减支”是降低高贫困风险家庭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的根本途径。

    (3)对刚脱贫人口直接经济负担排位靠前的重点疾病进行重点监测,维持精准施策的稳定性,实现医疗和非医疗费用的“减支”,助力健康乡村建设。

    (4)通过精准识别低收入人群健康风险及变化趋势,缩小人口健康差距背后的机会不平等。

    (5)将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医疗保障能力建设有机结合,加强各项保障的制度的有效衔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文章摘要:根据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2017-2020年数据,结合系统综述法,对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重点疾病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进行测算,并识别疾病经济负担较重的重点疾病和重点人群。研究发现,2017-2020年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期间,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就诊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而自付医疗费用呈现下降趋势;贫困患者直接经济负担最重的疾病在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有以下特征:慢性肾病、肺癌、肝癌、食道癌、胃癌位居个体疾病直接经济负担前五位,慢性肾病、精神障碍、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慢阻肺位居贫困人口群体直接经济负担前五位;男性人群、15-64岁的适龄劳动力人群、残疾人群面临更沉重的疾病直接经济压力。应从服务于国家“健康中国”和“共同富裕”的战略需求出发,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背景下低收入人群疾病经济负担、健康负担、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加强对直接经济负担排位靠前的重点疾病进行重点监测,通过精准识别低收入人群健康风险及变化趋势,将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医疗保障能力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实现刚脱贫人口的“增收减支”,为创新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的科学决策提供更全面、更有力的证据。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